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各地汽车品牌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各地汽车品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品牌?
  2. 为什么大部分合资车都有两个厂家?比如大众有一汽和上海,马自达有一汽和长安?

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品牌?

1. 上汽大众

  在本年九月上汽大众依旧夺得了销量冠军,它旗下的最有代表性的几款车口碑也一直很高,比如朗逸、帕萨特等,九月售出123501辆,同比下降23.1%。

中国各地汽车品牌,中国各地汽车品牌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一汽大众

  在今年九月一汽大众的销量紧随上汽大众其后,一共售出了107762辆,同比下降48.6%,市场占有率6.8%。最成功车型有速腾、宝来高尔夫等。

3. 吉利汽车

中国各地汽车品牌,中国各地汽车品牌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吉利汽车今年的销量也是很不错的,在本月售出了95923辆,它在国内的口碑是极高的,同比下降18.9%,市场占有率6.1%,热门车型有博越、帝豪等。

4. 上汽通用

  上汽通用的人气也一如既往的高,它在九月份一共售出了90071辆,对于上个月来说,销量下降了很多,同比也下降了38.9%,市场占有率5.7%。

中国各地汽车品牌,中国各地汽车品牌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东风日产

  东风日产在国内的口碑很不错,在2021年8月合资车企销量排行榜中,位居第四,它在九月份一共售出了84754辆,同比也下降了28.9%,市场占有率5.4%。

什么大部分合资车都有两个厂家?比如大众有一汽和上海马自达有一汽和长安

多生孩子好打架,有时候确实如同真理。

国外汽车品牌其实并不乐意选择合资的方式落地中国,只是受国内必须与中方合资且中方持股比例不低于50%的政策限定。

之所以必须合资,在于国内当局“以市场换技术”和“以合资换技术”的理想初衷,能够藉此提高合资公司中方企业的技战术水平。

不过,一家外资品牌车企选择合资的中方企业也不能太多,八九十年代,有一定知名度的中方企业只有一汽、上汽、东风,以及长安,像广汽、柳汽、东南海南还未成型。如果一支外企拿下三四家,国内市场基本上就被其彻底垄断了,没有了竞争,中方车企就会陷入被动,话语权就会随之降低甚或丧失,至于学技术,一点儿门都没有。

更危险的是,如果外资品牌战略失误,被垄断的整个中国汽车工业都会随之溃败,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自主品牌汽车的进步与成功了。

当然,外资也不乐意只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篮掉蛋碎,赔掉的就不仅是资金与品牌声誉,可能还会有夫人。

另外,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合资企业50%的股比,同时签下两家中方企业,一样的技术与产线,一套运营管理模式,对外方而言无非是把一篮子蛋分给了两个人去孵化,两家合资公司所占的股比加总实际上就能达到100%的收益;同时也能以一家合资公司作为另外一家合资公司的后盾与支撑平台,分散风险。

如此,中外双方达成一致,皆大欢喜。

这个问题格局有点儿大,不过“汽车概况”可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大家还认可,还请点击关注“汽车概况”。我认为合资车之所以构建两个整车厂,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合资车引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自古中国就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免全部打烂。像大众,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

中国市场的庞大,大家不言知名,汽车市场更是连续多年蝉联世界榜首,所有的合资车都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这么大块蛋糕,肯定要仔细布局慢慢吃下。如果合资车只和一个集团有协议,仅有一个代理商吧,时间长了,在利润面前,务必会被挟制,到时候如果再更换合作商,品牌受到损坏,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现在合资车大部分都有两个合作公司。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太大

另外,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南方北方差异明显,生活习惯也差别较大,如果单纯的只是和一个公司有合作,难免有失偏驳,有种众口难调的意思,北方的产品南方可能用不习惯,南方的东西北方也不愿意用,这样不利于把产品普及到全中国。

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现在合资车布局基本上一南一北布局,扩大范围,先把面铺开。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市场竞争。如果仅仅和一个厂家有合作,该厂家有种受宠若惊的样子,毕竟独生子容易惯坏嘛,如果不思进取那就损坏了整个公司在华大***不是?

如果引入两个厂家,可以使其相互竞争,相互攀比,相互学习,有利于产品像良好的势头发展。

以上仅是“汽车概况”灼见,如果感兴趣,欢迎点击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各地汽车品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各地汽车品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