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拉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欧拉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欧拉的新能源车?
长安欧拉新能源汽车有些生不逢时的感觉,在二线阵营里欧拉有不错的性价比和优秀的设计,但在长城在三电技术上的匮乏决定了没有核心竞争力。
电动汽车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无非是续航和电池质保两点,欧拉系列在续航里程上没有明显的不足甚至是有些优势的,但电池质保因为只能依靠***购没有话语权所以成本依旧很高;高成本决定了欧拉不可能像长城燃油车一样有诚意,所以欧拉还是只能在二线阵营徘徊。
不过客观的说欧拉系列在这一阵营里还是有相当竞争力的,以IQ和R1两车作为参考可以看出明显的性价比:
欧拉IQ补贴后的价格为8.98-10.88万,续航里程低配版为360km、高配版为401公里,两个版本的差价仅为3k没有疑问当然选择401版本。电池容量47kwh为宁德时代供应,配合120kw的前置单电机代步绰绰有余。
配置上标配了ESP、胎压监测,中高配有除膝部气囊以外的全车气囊,LED大灯、中控屏也有配备,不过很遗憾长城没有电动汽车专用空调的技术所以全系车型均为手动空调。
综合续航能力和配置水平,加上这台车身尺寸4445*1735*1567、轴距2615mm的跨界轿跑SUV的设计这台车的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
近期预计上市的欧拉R1性价比还要略高一些,指导价6.18-7.58万,车身尺寸3495*1661*1530、轴距2475mm,定义五门四座城市代步车。
35kw的电机性能很一般,续航里程351公里也不算出色,但这台车有很可爱的外观,对于女性消费者还是挺有些吸引力的,重点是这类消费群体往往不够理性,所以设计感就成为了最大的亮点了。其次这台车提供3年半价回购,对于换车周期比较频繁的车主而言也是不错选择。
长城汽车“后继有车”了吗?
悄悄相反,十年前别人都在做轿车时候,只有长城汽车一条道跑到黑,专职干SUV,在SUV领域一鸣惊人最终一炮走红。十年后,别人在做电动车的时候,长城还是坚守老路,有点时过境迁的感觉。十年光景,长城汽车故步自封,已经戳襟见肘,不复当年之勇,市场在收缩,只能维持目前的销量。
长城也就2022年以来感觉后劲不足,倒还不至于到没落的地步。这几年长城的重心放在高端品牌的打造上,魏牌,坦克系列,欧拉等等,说不上成功但都有收获,尤其是坦克系列。老业务板块中,h6收缩比较厉害,皮卡依然独领***,但皮卡如果不及时做动力系统切换,当比亚迪带着dmp加持的产品进入该细分领域时,可能又会遭遇h6的状况。这几年长城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及时意识到驱动模式(纯电,插混)对燃油驱动模式带来的冲击,等趋势形成时,手忙脚乱大干快上,结果是产品力上不去,价格下不来,逐步失去竞争力。
2.品牌规划太多太乱,外观设计方面迷失自我,短期让人眼前一亮,热度一过反而被人诟病,得不偿失。
3.因优势地位丧失而失了方寸,不止一次内涵友商而引起诸多非议,这种宣传策略,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就目前来看,长城各系列车型其实基础还在,关键看能否及时对驱动模式进行有效撤换(产品力上去,成本下来),这需要管理层在自研与横向同行协作中找到平衡,因为时间不等人。做好了,目前的车型都有机会焕发生机,继续像前几年那样,几年后可能真的“后继无车”了。
从现有和已经曝光的车型来看,目前感觉长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势不会太好。
为何这么说,现有燃油车型,哈佛,魏牌销量都在下滑,H6更是连续数月丢掉了Suv销量冠军的宝座,而且未来也不太可能反超。坦克300,500热销,但是硬派越野毕竟是小众车,坦克300能保持在1万左右就很成功了,承担不了更大的销量任务。
另外说下长城的新能源品牌,过于个性的命名和摆脱不了外观抄袭的怀疑,也劝退了不少车主。另外欧拉定位女性车主,也排除了一大部分男性用户。从芭蕾猫上市后的反响也可以看出来,闪电猫还有待观察。
长城这几年造车越来越大胆,未来要出的长城机甲龙,造型更为夸张,命名也非常个性,关键售价也不低,你能接受现在长城的这种风格吗?欢迎留言讨论。
我很有幸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长城汽车肯定"后继有车",我相信长城。长城汽车是一家大型跨国汽车集团公司,总部在保定,也是我的家乡。大家有目共睹,长城几十年慢慢发展壮大,从一个小改装厂到国内外多家大型造车基地的大车企。
长城汽车,我家买过两辆。2009买的长城炫丽,2018年买的长城哈弗H9,都是很满意的车型。炫丽质量不错,经济实惠,方便一家人代步。哈弗大九越野车,功能强大,质量过硬,能带我浪迹天涯,自驾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现在长城也是非常注重科技研发投入,新车型不断推出。那现在还有人怀疑长城会"后继无车"吗?各种高附加值,高科技智能车型,新能源车型会不断推出,绝对强过所谓造车新势力。我相信长城,长城忠实粉丝,大九以后有机会还会买长城汽车新品。长城出品,必是精品。
吉利的销量已经远超奇瑞比亚迪,奇瑞比亚迪在自主品牌里面已经沦为二线了吗?
民营自主品牌起码还能让你想的起来,还有一些自主品牌,例如一汽奔腾,北汽绅宝,北汽幻速,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东风启辰这些国企下的自主品牌[_a***_]会在你买车时放在首选考虑范围呢。
诚邀。
关于国产汽车这个话题,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不少人认为国产车,低端,山寨,没面子。
展望国产汽车发展的近二十多年,国产车,不论从外形,内饰,质量,技术,品质都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一线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不相上下了。
而在自主品牌中,奇瑞是绕不来的话题,创下很多奇迹,有人评论,若不是奇瑞,合资车企还会更高价格卖给国内消费者…。相比比亚迪,长城,长安的后来居上。奇瑞从08年左右,就达到销量年销80万的规模,后面十年都未再突破这个天花板。一直在调整。
奇瑞是有一些技术底子,但也在这些年被赶上或被超过,包括被荣威等赶上,综合下来,竞争力不强。这句话,不少人要喷我,但这就是我认为的事实。
相比而言,吉利,长安,长城的产品,更有卖点。颜值,内饰,动力等…。这也就形成一个奇观,网上,对奇瑞一片说好,但销量,奇瑞一直低于这三家。
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但历史就这么些年,要分个一二为时太早,销量是一个很好的考验指标,但是“以貌取人”的消费观使得汽车的销量与它内在的技术含量高低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吉利当年造车时没有自己的发动机、没有自己的底盘,用的是丰田8A的发动机,底盘是天津夏利的,自己就是做了一个壳子,但是,价格真的便宜,也正是因为吉利便宜,合资车的价格才降了下来。随着吉利的发展壮大,丰田开始对吉利卡脖子,对发动机涨价,吉利造车的利润一下子没了,吉利只能等死,但是,吉利没有坐以待毙,进行逆向研发,造出了自己的发动机,丰田态度马上180度大转变,可以继续供应吉利发动机,还要收购吉利发动机的生产线,丰田这是想控制吉利呀,吉利早已识破丰田的想法,不跟丰田玩了,就用自己的东西,虽然比丰田差点,但不受制于人。吉利经过不断的努力,发展到越来越好,收购了沃尔沃、收购了澳大利亚变速箱厂家等,并且成为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车企,这些成绩是吉利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结果。至于奇瑞和比亚迪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是他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因为我们造车不能与欧美比,他们造车的历史早我们很多年,我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吉利、奇瑞、比亚迪,虽然销量差距较大,但是他们仍是自主车的一线品牌,只要自主品牌埋头创新,不断进步,一点会得到国人的认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拉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拉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