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很少有见到对东风汽车的评价?到底东风旗下的汽车怎么样呢?
  2. 北汽的车怎么样?
  3. 如何评价凯迪拉克这个品牌的车?
  4. 有人说不管质量怎么样,选车牌子第一,越贵越好,贵就有面子你同意吗?

什么很少有见到对东风汽车的评价?到底东风旗下的汽车怎么样呢?

这个个人认为跟大形式都关系,大家都知道前几年从上到下的深入开展反腐工作,除了防止***外,一些当时合理但不合法的擦边球项目受到限制,例如网络舆论方面的公关项目和费用,例如雇佣车***托操纵舆论、委托自媒体发文等,这个事情前两年车企之间已经挑明了被其他厂家车黑攻击的情况,说明这个操纵舆论的事实是存在的。

而东风、一汽等国企央企,这些公关项目因为不合法全部不能考虑,即使能擦边球,但网络公关费用都没有渠道报销,不合法的项目宁愿不做也不敢触碰红线。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只要是国企的品牌的内容,评论评价的大多是被攻击的负面的多,只有少数真实车主发点正面评价的声音还都被淹没了。而一些靠发软文生存的自媒体,没有了发文的费用,也不会主动发布品牌的内容。反而有些还为了增加人气转发一些负面评价的文章。所以现在给我们的感觉是评价很少,即使有评价大部分还都是负面评价。

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声明以下截图为网络截图,跟文字无关,如有不便请联系删除。

北汽的车怎么样?

北京汽车出品评价很难正面,所以要有心理准备如造成不适可不负责

北汽出品品质如何需要先了解一下其旗下有哪些品牌,按照知名度高低分别为:

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北汽BJ牌越野车,知名车型以BJ212、勇士系列、BJ40/80WEIZHU ,除40/80以外基本属于半成品,是唯一一个副厂件品质优于原厂件、维修厂水平高于车间的量产车品牌。

  2. 北汽绅宝,知名车型以D50、D70等车为主,外观设计以模仿奔驰见长,目前只有D50清库存拉了一次销量***,D70已经滞销了。

  3. 北汽昌河,代表车型以昌河Q7为主,代号虽然是Q7但模仿的不是奥迪而是路虎,颜值不错是挺硬朗的SUV,但发动机用1.5T多点电喷比较落后、自动变速箱是CVT有些尴尬,所以销量也很低迷。

    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北汽幻速,2018年下半年基本在停产待工,经营状态已经很差量产车品牌也谈不到高,一直在三四线国产品牌徘徊也许只是在等待破产。

  5. 北汽威旺,以面包车为主有一定保有量,但面对五菱长安东风等知名度较高的微面品牌也是没有竞争力的,在北方地区保有量还算不错。

    北汽新能源,依靠共享汽车市场和地方保护生存的新能源品牌,销量取消大起大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分时租赁需不需要添车,北汽旗下数个共享汽车公司基本自产自销。

这几个知名度还不错的北汽自主品牌几乎没有生存状态很好的,不过旗下的合资品牌表现还算不错,如北京奔驰几乎是北汽乘用车的支撑,北京现代曾经表现强力但随着简配明显以及品质极差18年也出现了亏损,北汽福田以商用车为主唯一的乘用车宝沃也已经濒临破产,福建奔驰表现不错北汽也有股份。

目前北汽在乘用车领域能倚靠的也只剩下这些合资品牌了,但在中低端领域韩系车已经明显走下坡,奔驰的又多少有些高处不胜寒即使利润率再高也难成主力,所以北汽的核心仍在于商用车和军用车。

其次北汽宣布2020年在北京地区停售燃油车、2025年全国停售燃油车,这一信息的公布对于在乘用车领域本就缺乏竞争力的北汽预示着什么不言而喻,选择这一品牌的燃油动力汽车还是建议慎重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北汽集团作为与长城吉利、长安并列的四驾马车,整体实力毋庸置疑,但是在诸多方面也存在致命短板,造成其从未登顶自主品牌“龙头大哥”之席

北汽目前可以说是国产车中做的相对不错的,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认为技术及硬实力还是有的,但是其生产的自主车型没有什么被大众所熟知的,仿佛人们一说起北汽就是北京现代、奔驰的代工厂

不过可能这一形式要面临转型,因为目前北汽新能源在不断的崛起,造车实力也大幅增加,目前北汽的市面上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还是蛮高的(能排到第一的位置)内饰和动力都做了强势升级,背靠戴姆勒这颗大树,软实力的提升也是很显著的;

所以北汽的新能源还不错,可以考虑入手,但是燃油车,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实际用途去考虑选型

如何评价凯迪拉克这个品牌的车?

做为一个两年半的XTS车主,说一下我的真实用车感受。

  • 优点:

第一,用料扎实。从车门座椅,再到内饰,无不体现出美系车的厚重和用料的扎实,触手可及的皮质包裹比塑料要强太多。

第二,动力充沛。全系2.0T的高功率发动机动力绝对够用,虽然XTS 6AT变速箱被很多人吐槽,不过跟车的定位有关系,胜在成熟稳定。现在的CT5、CT4已经全部升级了8AT、还是9AT,更加匹配运动的定位需要。

第三,音响噪音控制。作为一名初级音乐爱好者,对于BOSE音响和双层玻璃的静音效果非常满意,主动降噪效果也很明显,停车时关上车门几乎听不到发动机声音,有几次下车忘记熄火

第四,油耗。很多人印象里美系车都是油老虎,但实际上现在早已经改变很多,我的XTS,不考虑油耗随性开,高速上7-8个油,市区12个油左右,和朋友的5系差不多,所以担心油耗完全没必要。

  • 缺点:

第一,降价。很多人都担心凯迪拉克买了之后降价。这确实是个问题,凯迪拉克降价是比较厉害的,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除了[_a***_]萨斯,BBA哪个不打折呢,车无非是个消费品,就跟手机一样,刚出来的时候尝鲜一定是最贵的,但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早买早享受。如果想保值,建议还是买房去。

第二,第二排空间。无论是XTS还是CT6,车身很长,但是车内空间和竞品比确实都不占优势,我相信这和美系车的设计理念有关系,还是那句话,看自己喜欢,如果喜欢美系车的硬朗厚实,就接受他的空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车已经开了两年半了,正常保养,没有出现任何小毛病,整体很满意。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选车,不用太多在意别人的看法,选自己喜欢的就好

XT5车主四年,当时入手考虑外观大气,品牌尚可。几年开下来,觉得车就是稳,也没啥毛病。驾驶和速度乐趣是没有的。缺点的话,油耗偏高,自动启停无法关闭。综合来说,比较适合中年家用,车子质量比较过关。

凯迪拉克,美国著名汽车品牌,继林肯之后成为美国总统座驾,这个不用多说了。

单说凯迪拉克在中国,定位豪华性能美式房车

起初,引入国内的都是大排量豪华性能轿车以及全尺寸豪华SUV凯雷德,当时以美国人喜欢的车引入到国内,没想到国内的汽车文化还没发芽,油价成为车主最大负担,结果销量平平,好在当时的目标也没有定太高,基本就是上汽通用引进配售的意思,但也收获了不少高端客户

不过,可喜的是上汽通用的营销团队和设计团队对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理解到位,随即推出适合年轻人的新车型,尤其注重宣传动力,当然油耗也降低了不少,不过保有量不多,知名度还不够。当然这也难不倒凯迪拉克的营销团队,他们凯迪拉克的竞争对手锁定当时销量上窜最快的宝马3系,凯迪拉克新车直接和宝马绑定,动力、配置和操控不输宝马,同时高举美式豪华大旗,还有超高的性价比,势头一下回升。

这其中,ATS、ATS-L等功不可没。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凯迪拉克已实现连续22个月两位数同比增长;2017年上汽通用凯迪拉克累计售出173017辆(不包括进口车型),同比增长46.6%,2018年目标为20万辆。可以是说势如破竹。同时经销商数量也由目前180多家,要提升至300家,300家的概念就是一二线城市全覆盖到位,三四线城市择优覆盖。

问题方面,目前凯迪拉克面临南北市场分化问题、定价策略问题。

南北分化是指在南部市场的业绩远超北方市场,这和地缘环境造成的历史消费偏好问题有关,也有经济环境问题有关,目前无解。但是厂家在销售支持方面从长远考虑如有侧重和均衡会更好。

定价策略问题是指因历史原因导致的终端价格指导价差距过大问题,由于刚开始入华时高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最后经销商只能降价销售,结果每一个买凯迪拉克车型的人都有“肯定还有大的优惠”、“不降5万不能买”这种观点,不仅伤害了品牌形象,更给新车销售造成压力。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打造稀缺性爆款,或者定制化车型。

我自己现在开的就是凯迪拉克XT5。实话实说,凯迪拉克完美继承了美系车用料足、隔音棒、底盘扎实、安全性好的优点,开车上路真的是满满的安全感、豪华感。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不太保值,油耗也稍高,11.3。

有人说不管质量怎么样,选车牌子第一,越贵越好,贵就有面子你同意吗?

死要面子活受罪,硬可撑着也要面子。当同阶层人在一起时,或者生人在一起时,当然就看你开的什么车开着名牌车越好越贵才有面子,有了好的物质才会有人尊重你。相反你开一个几万的车你就是一局长不了解你的人,它也不会给你面子的,和一个开百万元车的给你面子是不一样的,这种攀比风找面子在当今社会有很多,比较同意题目所说

这个说法我部分同意,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汽车的基本用途从个人角度来讲主要是满足个人通勤以及运输(人和货物)的需求。在这个需求之上,价格上不封顶,预算高的汽车总体来讲有两个用途。

1.更高的品质要求,更快、更豪华、功能更多等。

2.混圈子,满足面子和个人商业需求。

看一下目前的现状,首先是超跑车:比如法拉利兰博基尼

其次是超豪华大型轿车:劳斯莱斯宾利等。

再向下可以排一下BBA的一线豪华旗舰车型,以及进口大型SUV车型如奔驰G系列等。这些车型是不能仅仅用动力够用,加速快等客观指标来衡量车主的内心满足感了。

不得不承认,越贵的车型越能给车主带来满足感,甚至很多外界的便利条件的获取。这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经济实力有时候是需要通过座驾来表现的。而促使这个观点不断得到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恰恰是汽车厂家的市场经济行为。他们需要通过不同价格的车型来给人群划分档次,比如法拉利、保时捷的配额问题,有时候不是仅仅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这一点,国内车企也开始效仿了,比如我们熟知的“红旗”。

对这种说法我不是很同意。车说到底就是个代步工具,和面子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不是买的车贵你就会特别有面子,别人会高看一眼,要看这个人是不是有值得让人敬佩的地方。比亚迪车主和普拉多车主站在一起,比亚迪车主是个低调的***人员,普拉多车主是个张扬的暴发户,请问,你认为谁更有面子。

买车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是家用,是上班用,还是经常出差去外地用,这些都是考虑的因素。谈到车质量的问题,不可否认,价格越贵的车质量不会差,这个得必须承认,一分价钱一分货。

虽然买车跟面子没有关系,但车的质量关系到人身安全,选择哪款车就显得很重要。市场上流传美系车就比日系车的质量普遍要好,很多人买车首要考虑的也是车的品牌。一些老牌车系大厂的质量有严格的出厂检验程序,车的安全性能细分到各种指标来保证,买车选择品牌厂商就不会错。

车就是车,如果用车来彰显面子,那就显得有点太俗气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这才是最大的面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汽车品牌的一些评价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