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汽车维修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日本汽车维修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的最大汽车城是哪里?
美国汽车城--位于美国底特律。垄断美国汽车工业的“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等几家汽车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全美有一半的汽车产于底特律城。全城有90%的人靠汽车工业谋生。在美国,平均1.6人拥有一辆汽车,汽车工业相当发达。同时此地闻名于世的每年一次的北美国际汽车展,创始于1907年,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汽车展之一。
日本汽车城--位于日本丰田市。据了解,在这个总人口28万人的丰田市,光丰田汽车公司的雇员、家属就占了一半多,丰田汽车公司每个职工平均年产值为13万美元。在丰田市,丰田汽车公司拥有10座汽车厂,可生产几十个系列轻、重型汽车,此外,它还有1000多家协作厂。
德国汽车城--位于德国斯图加特。这个拥有60万人口的城市,是世界上出产第一辆汽车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所在地。奔驰汽车公司名扬全球,它不仅在国内设有1000多个维修点,而且在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000多个维修点。
意大利汽车城--位于意大利都灵市。欧洲第二大汽车公司菲亚特汽车厂就在这里。在全市120万人中有1/3的人从事汽车制造业,每年生产的汽车数量就占全国的75%。
世界四大汽车城(美国底特律、日本丰田、意大利都灵、德国斯图加特
日系车回迁日本后,如何售后维修?
日美企业撤离回迁的概率很低:***设全面车企仍不用担心车辆售后
近期美日两国出现了“呼吁企业回迁”的论调,然而真的会实现吗?
在疫情的影响下不能否认出现了全球经济下行,这一阶段必然会出现少数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而中国作为全球基础工业最完备的国家,同时作为“战疫”取胜速度最快的国家,在新一轮的全球疫情冲击中已经平稳的过渡结束;那么在国内经济开始上行但全球经济下行的时间差中,中国制造势必席卷全球!这对于某些基础工业体系不健全的发达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很容易解析:中国经济发展出现跳板式的升级,全球基础工业商品的需求都在为中国制造的升级加速。其中除衣食住行领域多年来怀柔的养成外国人的用户习惯以外,在核心工业领域也是无法阻挡的。实现回到汽车行业:作为汽车工业大国的美国日本必然会出现“企业回迁”的论调,然而这只是从最高层面的号召,对于这些唯利是图的外企而言是绝对不可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外企会坚守的原因解析
原因1: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是北美与中国,而潜力股必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因为全球战疫的结果均指向了中国经济以“坐在火箭上的速度”起飞,现阶段全球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3亿台;后续的过程中一旦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快速的增长,那么人中国人口红利将会是全球汽车工业的支撑。2019年面对下滑的态势,国内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600万台,北美是多少、欧盟又是多少呢?
原因2:一带一路连通的不仅是全球战略布局,在全球战疫过程中“海陆空”三条运输线中的铁路运输很有可能加速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步伐。这点在战疫阶段也有所体现,效率高于航运、成本低于空运的铁路运输,这就是条活力无限的全新亚欧大陆桥。在通过基础工业从基础生活一点点改变中国制造的产品定位之后,重工业领域是中国造汽车(涵盖乘用/商用/轨道交通等)将会被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这对于欧美两国的汽车行业又会是致命打击。
综上所述,大多数海外知名车企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中国汽车市场,一旦撤离后则会很大程度的失去这一市场的用户。这对于主流车企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可以说如果美日车企撤离则必然出现海外汽车工业的快速倒退,以及国内汽车工业独立完成新四化,并且成为输出海外的重心。所以这些知名车企面对“回迁”应不会回应,也只有用***思考问题的美日才会提出这种论调而已。
***设:美日车企在全球格局出现巨大震荡后真的回迁,如果这还是个和平的“地球村”那就不用担心。因为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法》之规定,退市或停产的汽车,其供应商至少要提供10年的零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而***设如“地球村”开始“械斗”,那么这些车只能依靠曾经合资企业的“汽字头”企业提供服务,生产线与技术是搬不走的,而且这些合资车大部分技术很落后,所以仍旧不用担心售后问题。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把日本车企撤回日本,怎么可能,目前在华日本车企是合资项目,股权各占50%,目前他做不到。即使日本车企以后抛弃中国车企取得独资,他也不可能全部撤回日本,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除非他放弃中国市场,这可能吗?
***使日本不顾一切真的撤回日本,我不买日本车就是了,买国产车,管他谁维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汽车维修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汽车维修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