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欧盟为什么要逼得俄罗斯彻底断供天然气?
  2. 难道默克尔坚持带病坚守岗位,就是为了确保北溪2号开通运营?

欧盟为什么要逼得俄罗斯彻底断供天然气

一问一答实话实说。

制裁有两手,一是政治,

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俄罗斯汽车不出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国欧盟在互联网上把俄罗斯搞臭,孤立俄罗斯。

二是经济。

美国欧盟在政治上,制裁俄罗斯没有效果,经济上制裁想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普京以 卢布取代美元 结算天然气,反制裁收到了效果,卢布没有贬值反而升值。

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俄罗斯汽车不出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几天网上又说,你不制裁俄罗斯断气吗,普金 先下手为强,我先断了给欧盟各国的天然气,冬天马上就要来临……?

欧州是由28个小村小镇小县城拼凑起来的联合体。他们就象村里的地痞,一个地痞不可怕,几十个地痞拉邦接派了就十分可怕,他们又找了个大流氓美国作大哥一起在地球烧杀抢掠。一切行动听从美国的指挥。

难道默克尔坚持带病坚守岗位,就是为了确保北溪2号开通运营?

“北溪2号”对于德国非常重要,却还不至于让默克尔重视到如此地步。在2016年,美国特大统领赢得大选以后,整个西方世界都非常震惊。在2016年美国大选开票之前,几乎全世界都认为是希拉里胜利。然而,美国人选出了一位素人总统。对此,美国前任总统***感动非常挫败,曾经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倾诉。正如***所料,特大统领上台以后,将美国及全世界都搞得烂七八糟。而默克尔之所以带病坚守岗位,必然是为了对抗特大统领,维护德国的国家利益。

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俄罗斯汽车不出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9年6月-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接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芬兰总理安蒂·林内的时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颤抖。在接见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的时候,默克尔坐在看台上检阅部队。于是,外界纷纷传闻,默克尔的身体出现了重大问题。不过,默克尔已经公开表示,将于2021年卸任德国总理。从2005年开始担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成为了德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之一。正常而言,默克尔身体出现状况,应该尽快卸任。非常明显,默克尔不是一个眷恋权力的政治人物。

现在能够让默克尔放心不下的,也只有德国的国家前途。在美国前任总统***时期,美国与欧盟的关系非常紧密,德国也受益于此。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德国最先走出了经济危机,其经济表现在欧盟众多国家中一枝独秀。等到了2018年,德国GDP总量突破了40000亿美元,超过英法GDP总量的40%!不过,等到2017年特大统领正式成为美国总统以后,德国及欧盟的好日子都到头了。特大统领不仅对我国发起了贸易摩擦,对于德国这些欧盟盟友都毫不客气。例如,美国在2018年对欧盟各国毫无差别的加征了10%与25%的钢铝产品关税。

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是欧盟的传统四驾马车。英国已经确定要脱欧,英国首相约翰逊堪称英国版的特大统领,根本就指望不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在面临高社会***的难题,不到40岁的马克龙也难以斗得过特大统领,而且法国政局不稳,连续2届总统都没有能够实现连任;意大利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困境,并且意大利总理孔特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十分的弱势。数来数去,也只有德国总理默克尔能够与美国特大统领斗一斗。观察室认为,默克尔之所以带病坚持在岗,就是为了带领德国乃至欧盟,防范现任美国总统特大统领。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默克尔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吗?

默克尔病了没,以及得了什么病现在其实都是疑问,因为德国本身是一个及其重视隐私的国家领导人身体状况就是其个人隐私,是不会对外公布的。这点与美国总统不同。人们对于默克尔得病猜测主要是在今年六月到七月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公开场合三次身体出现异常震颤。德国***部门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甚至修改了礼宾仪式,领导人刻意在揍国歌时可以不必站立。之后在多个公开正式场合却并没有再出现默克尔有反常情况。

(默克尔首次颤抖)

领导人生病在德国属于绝对的新鲜事,而且是一件大事,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这除了跟上面所提到“隐私”的原因之外,还与德国人求稳的民族性格有关。人们不太喜欢出现重大的变化和动荡,人们在日常问候对方都会说一句“Alles in Ordnung”,字面意思是“一切依照秩序么”,意译为“一切都还好么?”。一般德国政局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稳定,而且***更迭十分不频繁,总理任期(议会内阁制)都非常长。德国在战后鲜有出现领导人健康问题的报道,虽然他们确实身体有恙,但是都是卸任后很长时间才曝光的,比如前总理勃兰特患有抑郁,钱总理科尔严重的前列腺疼痛等。

(报道)

现在说默克尔带病坚持工作还是无法确定的事,不过她讲退出政坛这件事可以说是确定的。因为当前德国政坛确实在发生变化,默克尔对此已经无能为力。由于中东难民问题,德国保守主义抬头,大联合***内部摩擦开始加剧。社民党方面拒绝了基民盟-基社盟在难民政策方面的强硬政策,以至于使得双方三者(社民中左翼,基民盟和基社盟是右翼)在去年的德国地方选举中均遭受重挫,极右翼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默克尔本人也遭受党内批评,压力之下在去年10月她就宣布不再参选当***一职,不过会继续留任总理直到本届任期结束

(卡伦鲍尔与默克尔)

这种安排其实就是为了让继任者克兰普-卡伦鲍尔能够顺利适应基民盟领导职务,并且希望他能够带领想自己一样,将与基社盟的联盟关系以及与社民党的合作关系维系下去,然而卡伦鲍尔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上任之后的言论过于带有争议性,还需要历练。所以默克尔留任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北溪-2”号线开通,作为一项能源工程其虽然重要,但是不是必要,不要过分高估其作用。对于已经卸任被骂成“政治***”的前总理施罗德而言,北溪-2(他推动的)当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腰包和收入,但是对于在任默克尔而言,能源合作仅仅是经济贸易事务的一项。北溪-2只是拓展了德国获取外部天然气的渠道,除了它德国还有其他渠道可以获得天然气。相比内政和经济而言,其且算不上什么,更不用说能够影响执政党的内部的决策了。

(北溪-2铺设)

德俄关系与德美关系孰轻孰重,默克尔比谁都清楚,德俄关系只是事关发展,而德美关系事关生存。德国不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照样可以生存,但是德国没有了美国以及北约,那么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当马克龙11月初开始质疑北约的“必要性”时,默克尔第一时间便不赞成这一判断,这其实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那些汽车品牌断供俄罗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