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被国人忘记的汽车品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被国人忘记的汽车品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路边等车无意中发现行驶的车辆,百分之90都是合资品牌,国人怎么都不开国产车?
第一合资车也是国产的了,第二现在的国产品牌跟合资品牌也平分秋色了。第三合资车感觉多是因为保有量大,而国产车这几年的成绩有目共睹。反过来很多合资品牌己是昨日黄花。
车这个东西说来既简单又复杂!价格上讲便宜的三五几万块钱,贵的三五几十万,再贵点的三五几百万,再贵点的三五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车都有……这难道仅仅只是价格上的差异吗?面子上的选择吗?回答肯定不是!贵有贵的道理,买贵的人也不是傻子,生产车子是一个技术活儿,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有些技术不是每个厂家都能做到的,要不然为啥有的车不是在修理厂就是在去修理厂的路上呢?更重要的是车子的操控性能,安全指数……等等等等!总之要多信老师傅们的意见,多听出租车司机,修理厂师傅们的建议,再去多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本人选择的是合资车,但不代表不爱国!
越有钱越重洋***,骨子里天生就有外国人外国东西都要高我们一等的潜意示,没钱的也有***的就买辆破二,三,四手的外国牌子,心里也算是高了那么一块,现实情况下国产车和国外名牌有一定差距,但最近几年国产车也在飞速发展,只有国人大都支持国产车,让中国制造获得更多资金,中国车企才会更快地用几十年的功夫追敢或超越国百年的水平,我没去过外国,从央视新闻联播中偶尔看到外境头,韩国大街上几本是现代,起亚等本国车,美国大都美国车,有少辆日本车,日本,德国更多是本国车,唯独中国大中城市里跑的多是国外名牌车,是中国人也有钱了,但更多是心里上的优越感,再就是合资车故障少的原因,所以在中国大街上合资车多的原因,在这里,我呼于国人多支持一下我们的国产车,为中国车成世界名牌车做一点贡献。
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百年历史,中国汽车制造起步晚,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汽车制造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要有底蕴 ,所以我们同国外还有不少差距,合资车辆是目前性价比较高,所以目前消费者选择也很理性,以中国的发展速度,我也相信将来国产车辆也像华为手机一样占领市场。
为什么放弃观致,闯荡高端的奇瑞“星途”仍没有火?
奇瑞汽车「星途」品牌的预冷在预料之内-冲击高端需要的是实力不是营销能力
自主品牌「冲高」成功的案例很少,原因排除C端用户的品牌偏见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国产汽车的技术储备尚不具备冲击高端的实力。现阶段最合理的产品定位为轻奢级与中端(极限标准),下面来看一看两大自主品牌销量柱石的技术储备吧,它们的成功足以说明奇瑞为什么失败。
WEY汽车的评价虽然是毁誉参半,但在过去的一年仍然实现了超六位数的销量,这对于主要定位轻奢级的自主品牌而言已经非常难得了。WYE之所以能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原因无非是长城汽车的技术储备达到了轻奢级产品的需求,代表机型有四台。
4B15B型1.5T-124kw/285N·m(1400~3000转)
E20CB型2.0T-167kw/385N·m(1600~3600转)
4D20M柴油2.0T-120kw/400N·m(1500~2400转)
DCT450型七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可承受最大输入扭矩450N·m,传动效率95%。
这四台机器对于20万以下的SUV够用了,在长安全新蓝鲸1.5T没有上市之前,4B15B是国产最强1.5升直喷增压机。E20CB位列三甲,4D20M目前还是第一,长城双离合变速箱也算一步到位。这些机器装备的WEY系列SUV动力都还算不错,只有VV7因没有四驱系统显得很差。这就是长城WEY能够实现不错销量的原因,有金刚钻也就敢狂一狂了。
参考秦唐宋三台车,在不同阶段国产汽车定位15/20/25/30万四个等级,敢求销量吗?然而老款秦的销量一直挺乐观,宋Pro新款也挺不错,唐DM主力版本价格均在25万以上,销量不输大多数同级合资品牌中端SUV。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连续四年的销量冠军,仅此一点没有任何其他自主品牌做到了,其成功的基础自然也是技术。
电机、电控、电池、IGBT、匹配动能回收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以及内燃机变速箱与电子配置均为自主研发。其中三电技术一度成为了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者,IGBT更是全国唯一一家能够自主研发生产而打破海外企业垄断的存在。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垫付了整个行业,有这些技术的加持自然会出现质量稳定且性能强劲,能够在3.9/4.3/4.7/5.9/6.5秒破百,且综合能耗比同级性能车低三分之二的新能源汽车,如果不是还存在普遍性的品牌偏见,比亚迪的EV/PHEV早已红遍全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被国人忘记的汽车品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被国人忘记的汽车品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