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2. 中国汽车真的质量堪忧吗?
  3. 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4. 中国第一4S店集团负债900亿,利润暴跌6成,4S店要被市场淘汰了吗?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这几家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没有全面发展,具体就不一一列举。实际上国产车还是比亚迪靠谱点,但是你偏偏不提。比亚迪名字不太好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这里不讨论。我支持比亚迪是因为这是一家积极向上的企业,肯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进行技术研发,单单这一点我就认为它是有光明前景的,不像别的国产车企业,拿别人的东西东拼西凑组合成一台车、或者是稍稍改一个中网就当改款推出忽悠人。比亚迪对汽车各方面全面研发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可以说是和华为一样积极向上的企业,比亚迪真的不错,尤其是近二年,随着外国设计加盟产品造型提升的不是一点二点,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比亚迪王朝系列品质真的不错,出口的话,可以媲美外国一般品牌了!

谢谢邀请。客观来讲吉利、长城、奇瑞、长安这几个企业造车的水准放到国际上做比较,还处于较差的水平。虽然这几年自主汽车品牌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一些主要核心技术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在发动机技术上,这几个企业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研发的产品,有一些产品表现也很优秀,这也只是相较于我们以前的产品,与国际上先进的发动机技术相比,我们也许在某些方面有突破,但存在的不足也依然明显。油耗经济性,噪音控制,产品的稳定性等都需要继续努力。

变速箱更是国产品牌的短板,虽然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各种变速箱,但在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无论是平顺性,可靠性都还有待提高。

底盘这一方面差距更大。大多数企业都是仿制,借用、购买的国外的底盘技术,虽然个别企业自己研发了自主的产品,但舒适性,稳定性都还不是很成熟。

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整车的制造上,国产品牌还显得粗糙,机械的匹配也不是很好,整车的动力匹配,油耗控制,底盘调校,噪音控制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品牌在低价位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国际品牌的减配,降低成本,而国产品牌却丰富配置,以强大的科技配置掩盖了技术上还存在的不足。国产品牌想要超过国际品牌还任重道远,还需要在基本技术上不断的完善,我们只有正视差距,努力进取,才会在世界上与国际品牌同台争辉。

我大概其说一下,与众友切磋。我非专业人士,有错讹之处,敬请大家指正,莫要拍砖。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比韩国汽车技术落后十年,比日本落后三十年,比德国落后五十年。有例为证:奇瑞九十年代起步的时候引进韩国大宇技术;长城本世纪初引进日本五十铃七十年代技术,在德国博世公司的帮助下将化油器改为电喷,消化吸收后定型为“绿静”柴油机;韩国双龙汽车曾经引进德国奔驰淘汰的柴油机技术,消化吸收后成为其主力发动机,上汽十年前收购双龙想获得其柴油机技术,结果引发韩国工人***未果。还有一个极具历史沧桑感的例子:建国后我国公安干警有一款标配的拉风装备长江750挎斗摩托车,长盛不衰,一直到八十年代还呼啸街头,威风凛凛,步入九十年代才逐步被微面、普桑、切诺基淘汰,一度停产,其原型正是德国二战时期大量使用宝马摩托。二战结束后,苏联搞到了这款宝马摩托的技术资料,并将生产线运回本国,搞出了“乌拉尔”摩托车。我国“一五”***期间,“乌拉尔”作为苏联援建项目输入我国,就是长江750。相比原型宝马摩托,乌拉尔和长江750都简化了一些工艺。近年来,欧美军迷发现了我国的长江750,一度停产的它又复活了。由此可见……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奇瑞、吉利能够向马来西亚等国输出技术。最近,奇瑞还给越南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模具。

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近几年时间,我国国产汽车发展非常迅猛,凭借着性价比比较高的车型,很多国产车每年的销量都是非常大的,其中吉利,长城,奇瑞,长安这些头部国产车企的销量是最多的。

比如2019年长安的全年销量达到176万辆,吉利全年销量136.16万辆,长城汽车全年销量106万辆,奇瑞全年销量74.5万辆。

单纯从销量上来看,目前国产车企的发展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国产车的质量总体来说确实是不怎么样的,很多国产车企都缺乏核心技术,更多的是一个组装工厂,很多零部件都是从日美欧等地区进口,然后进行简单的外表设计和组装之后就把车卖向了市场。

而在质量一般的情况下,最近几年国产车之所以销量这么火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价格都比较低,目前大部分国产车的定价都低于15万,甚至低于10万块钱,这是很多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最近几年国产车的销量非常火爆。

但是国产车的质量相对来说比较差,这也是大家一个公认的问题,就连董明珠也出来炮轰国产车粗制滥造,对这种炮轰,可能国产车的老总们并不太认可,甚至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量已经达到世界领先。

但凭良心说话,目前我国的国产车跟世界顶级车企的差距仍然是非常大的,这种差距可能在短期之内会被销量所掩盖掉,而一旦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增强了或者是国外的车辆价格下降了,那么国产车的质量差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比如2019年我国降低汽车关税之后,国外的汽车税费降低,对应的价格也降低,这对国内的汽车冲击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看到2019年大部分国产汽车的销量都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降。

下图是2019年1~12月份我国上市车企的乘用车销量排名情况。

中国汽车真的质量堪忧吗?

这个问题应该理性看待,不论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好与不好、烂与不烂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又好又便宜的东西,好与不好都得拿钱说话,钱花到位了什么车都好,钱没花到位就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国产车好与不好也得分和什么车比而不能一概而论。

坦率的说以前的国产车质量确实不行,导致很多消费者买车时首先会考虑[_a***_]品牌,这也使得国产车的口碑一直不太好,但现在国产车在稳定度上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国产车。

目前国产车在发动机、变速箱上的技术和合资车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在整车品控、用料和配置等方面,国产车确实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以前的国产车很多都会出现底盘生锈的现象,目前主流的国产车已经改进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整车品控方面,比如车辆的缝隙、油漆薄厚,做的也很好。至于在配置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国产车最大的优势就是配置比同级别的合资车要高。

动力和油耗是国产车的一大硬伤,没办法,国产车发动机的技术差,油耗高些也是正常的,慢慢的也会改进。

最后总结一下,国产车正在不断取得进步,我相信***以时日肯定会发展到合资车的高度,没有必要去一味的诋毁和质疑。请给国产车一些时间,让它慢慢进步,让它慢慢成长,有目共睹的是现在的国产车确实越做越好,国产车加油


要知道在很大一段时间里,中国车市就被灌输了合资>国产的铭牌。当然,还得看你选着那个价位段,30万以内,国产还是优于合资的,吉利,长城,红旗等国产车企近几年的奋起直追,可以看到国产车与合资的差距越来越小。并且在中低端的购车市场,合资根本玩儿不过国产车。

比如某位国产车主某日带着某位合资车主出去办事,经过一个施工路段,国产车在上面驶过,副驾的合资车主:你这车不行啊,噪音这么大,减震硬到压到一颗石子都知道!

回头,同一路段,合资车主开着他的某合资车带着国产车主:你看我这车路感多清晰,轮子压到几颗石子我都能清晰感受到。什么?噪音太大你听不见?你这人听力不大好啊。

国产汽车工业发展较晚,固然不能跟那些发展了几十年一百多年的国际大牌相提并论!但是相对于几万十几万的家用车领域,合资车进口车并没有那么神,国产车也没有那么不堪!

主要的还是傲慢与偏见,还有自卑心理在作祟。你国产的就是不行!我外国牌子的就是好。

没事端个板凳坐到马路边上去,数路上跑来跑去的车,你就会发现,路上跑的十几年车龄的国产车多了去了。

没事去多去网上看看,你会发现所谓一车传三代,人凉车还在的某合资品牌车不光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生锈断轴加漏油,还烧机油!

还有喷国产车故障多的,有些合资车除了一个架子上装个发动机变速箱车上还有其他配置么?最潮流最时尚的可能就是一个收音机,它就是想坏也没东西给它坏啊。

再就是养车,买国产车的大多数都是买来当个工具,无所谓什么油品,保养拖到不得不做的时候再去换一瓶便宜机油。什么时候洗车取决于什么时候下雨。大多数合资车主呢,加油要挑加油站,保养比三餐还准时,机油不管牌子,贵就行。

这类人没必要去扶他起来,扶不起来的,别去吵醒他,给他继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吧。

烂,已经是过去式了,在中低端汽车领域里,国产品牌可谓是遍地开花

大家知道,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核心技术这一块我们一直都是以市场换技术的理念在贯彻和学习。通过半个世纪的沉淀和学习,国产整车品质达到了质的一个飞跃。

从外观设计的模仿到自主设计,从发动机的逆向研发到自主研发等等都有者惊人的表现,外观内饰做工上你看一汽红旗H9在2020年来说就是一个抢眼的表现

高端大气豪华的红旗H9

和合资的奥迪A6一起一点都不逊色

还有吉利集团通过很大的代价融合众多国际车企品牌,不仅是外观还是技术上,更是有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看下图

吉利集团无论是领克品牌,还是民用经济型的吉利帝豪,博越等车型都是相当的争气,发动机技术更是优于许多合资品牌,比如三缸的1.5T发动机,虽然底层技术来自沃尔沃,但是经过研发,动力性稳定性更是超越了沃尔沃原有的技术。

还有深耕SUV多年的长城,底盘技术,发动机技术等等,都是质的飞跃,比如哈弗H6,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不只是销量,口碑满满皆是。

发动机技术领域还有长安,一汽的南鲸发动机,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等等,都是满满的信心啊。

比亚迪的混合动力,新能源纯电汽车更是我国车企弯道超车的典范,比亚迪的汉,无论是电池技术,里程,做工的精细,都不亚于特斯拉品牌,性价比更是无可比拟的。

结束语

所以,国产品牌已经不再是刚起步阶段了,而是到了一个崛起的阶段,纵观车市合资品牌,三十万内的车型国产品牌的设计,配置,动力,性价比哪一点输于合资车型?虽然和国际大品牌相比,我们的技术沉淀还是有些相当的距离,但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是相当的可以了。

你好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是中国汽车走入新时代,迈入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没有探索就没有过程和进步到成功,修车排队对中国汽车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是中国汽车的过去。如今的国人购车首先考虑的是我们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国产汽车,安全,舒适,漂亮,科技感强,由于过硬的技术使整车的质保时间更长,汽车的维修服务更全面更有保证,越来越吸引国人的购车要求,也由于中国的汽车越造越好许多品牌出口到了海外,带动了中国制造也提高了中国地位。真的那么烂的中国汽车的思想早以被国人扔入了垃圾桶。谢谢

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国家又有许多关于汽车行业的新政策,里面有不少跟大家都息息相关。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底怎么推?

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汽车企业家李书福,多次放言几年后吉利的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要达到90%。他绝对不是为了放卫星,因为这是全世界的趋势,内燃机终究要被取代,我们正处在变革的前夜。这次***报告里就有三次提及新能源车,一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二是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第三处是加大新能源汽车对外开放。

其中关于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主要是惠及汽车企业。国家鼓励大家研发更好的新能源车,更好的动力电池。还好在我们的企业是非常给力的,全球10家最大的电池公司,中国占了5家。另外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建新能源汽车公司,不管是互联网资本还是传统车企,都能得到国家的扶持。鼓励竞争,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大大的好事。

全球经济步入新常态给世界汽车制造业带来较大影响,汽车产业也正在逐步适应新常态。纵观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态势,正在呈现新变化。

2017年汽车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呈现“新稳旧快”态势。“新稳”是指新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887.9万辆,同比增长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居全球第一。汽车消费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达53.3%,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高了0.7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一定的压力。一方面是由于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小,乘用车市场在2016年出现提前透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对上半年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别增长53.8%和53.3%。2017年新能源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首先是年底处于政策变化期,***了消费者的购车欲。其次,三四线城市在年底也进入了购车的高峰期,新能源车因此受益。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2018年乘用车销量大概在2550万辆,增速约3%;商用车销量为420万辆左右,增速约为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减免电动汽车购置税,鼓励企业研发电动汽车。当前,正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抢占先机的重要机遇期。中国汽车企业要提升竞争力、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就一定要把握好新能源这一未来趋势,提前做好产业布局。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国第一4S店集团负债900亿,利润暴跌6成,4S店要被市场淘汰了吗?

SSSS被淘汰是必然的。

ssss最终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是驾培行业,ssss的客群哪里来?ssss的获客成本是多少? ssss能做到精准销售吗?这些对驾培行业来说成本都是非常低的。一旦驾培行业醒悟过来,ssss店就更难了。

本人有效在二十多年前参与过汽车销售,经历过4S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

最早买车就是单纯销售,维修售后都是特约。典型的欧美模式,例如八九十年代最庞大的是上海大众的特约维修网点。

其实本来就没有这个模式,日本车企在中国发明并传染到所有在华车企。堂而皇之的抢了汽修厂配件商、消费者的各级利益,看到能挣那么多黑心钱,谁不疯狂?再加上那时国内维修、配件市场本身的混乱和不成体系,也给了4s发展的土壤,但最终还是在利益面前自掘坟墓。

日本人在欧美怎么不开呢?就是看到新兴市场的不理性消费。看看同款车型在欧美和在华的保养数据就知道有多狠了。而且把汽车在国内的保养里程都能降到机油还没达到峰值效果的时间。就是为了让汽车多进几次4S店。不但造成浪费、而且还确立了国人过度“爱”车的理念。

特别是在金融服务保险方面,4S店更是有很多秘不告人的伎俩和怪圈。形成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扭曲的利益链条

而大家看到的很多车主***难,其实并不是厂商问题,很多程度上是4S店的行为。挂羊头卖狗肉,维修车再销售、事故车翻新等,大多和厂家关系不大。

而配件的垄断或者利用质保条款***消费者行为,让消费者更是没有办法选择。很多的配件和保养用品也不一定出自厂家。再加上消费信贷、保险的明折按扣更是让消费者如鱼肉。

当然厂家也看到利益所在,高企的4S建店条件和任务,也是4S店不得不无所不用其极的榨干消费者的根源。

欧美汽车市场的成熟,早就摒弃了这种垄断行为和消费欺诈行为,更多的来尊重消费者和遵守市场规则。

现在消费者用脚投票,4S的发展也需要改革。单一品牌或者车型的销售,已经慢慢不能维系4S的利润需求了,汽车销售必须降低沉重的运营负担。剔除庞大的4S体系,车价也能更实惠。

大型4S店肯定不是一直趋势,10年前的风光肯定不复存在;

但汽车生产厂依然强势,压库、人员、硬件、装修、设备配置一样不能少;

4S店管理良莠不齐,也出现各位说的服务参差不齐现象;

这几年大小4S店倒闭很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难处!相信评论也有很多自己创业的,试问创业或者开门做生意,不盈利那目的是什么?4S店现在年盈利20%就不错了,投资1000万,不一定能赚200万,不亏就万岁了!只是现在很多项目很透明,像保险大家身边都不缺乏,很多都知道其中的空间,车身价也很多4S甩库或者倒闭***,导致价格波幅比较大,等等因素,试问什么都要最低价大家直接坐车去工厂提车就好了,或者去X宝、拼XX买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说这么困难就不要做了,倒什么苦水!

各位老板们、创业朋友们,你们行业竞争激烈么?如果激烈,为什么不转行呢?

最终结语:

你选择你看着顺眼的品牌和4S店服务就好,不诚信的服务意识不强的自然会失去你!

如果要品质好、服务好、价格低、效率快怕任何行业都有点难啊!

任何一个行业要是靠坑蒙拐骗去盈利最后不死那才怪了。4S店做不好或者被淘汰只能说明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一个做服务和售后服务的行业的反而售后服务和服务质量跟不上拿大家当傻子忽悠,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汽车品牌进展如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